開放文化基金會 2023 成果報告
連接開放世界的 OCF
身為 OCF 的第一號正職員工,我跟著組織一路成長至今,見證 OCF 從一人團隊到現在 17 位正式職員的發展。從提供開源社群行政後勤支援開始,OCF 的服務範圍逐步擴大——以孕育一個充滿活力的開源生態系為目標 ,我們向公民社會推廣,同時也對政府倡議、與國際交流以推動開源文化的普及與實踐。
從 2014 年初創至今,轉眼間已過了 9 個充實且充滿挑戰的年頭,非常感謝各位支持者一直與 OCF 攜手前行,讓我們能在開放原始碼、開放政府、開放資料、數位人權與網路自由這 5 大領域持續耕耘,並取得不少重大成就。
疫情解封後,國內外的社群彷彿從漫長的冬眠中甦醒——不僅有久違的實體活動,還多了虛實整合的交流。在 2023 年,OCF 與開放世界連結得更深、更廣。僅讓我透過以下幾組數字,跟各位報告 OCF 的六大行動策略及我們取得的亮眼成果。




社群支援:
協助 43 個社群、首開支援群眾募資案的服務模式
OCF 以財團法人的身份支援開源社群,提供專案在行政與帳務管理上的支援。此外,OCF 不斷探索創新的服務模式。在與「立法院大小聲」合作中建立 OCF 與開源專案合作群眾募資案的服務模式,讓開源社群有更多元與靈活的選擇。

人才培訓:
攜手社群共同培育 16 個實習生
獎助 7 位開放科技種子出國交流
OCF 跟 6 個開源社群合作實習計畫,提供學生探索開源技術與倡議的機會。在實習計畫中,OCF 除了帶領實習生探索開源的職涯,也作為平台去曝光各開源社群的實習內容,並核發實習證明等行政流程通順。
透過獎助計畫,OCF 資助長期投入開源社群、深耕數位人權領域多年的公民團體,以及關注開放與民主議題的貢獻者,使其有機會出國交流,拓寬視野並建立臺灣與世界社群的連結。

知識分享:
舉辦及參與 83 項活動,向公民、政府與企業推廣開放文化
OCF 透過演講、聚會、擺攤等不同形式,向各領域的人介紹開放原始碼、開放政府、開放資料、數位人權與網路自由的精神,持續連結多元的利害關係人,促進開放世界的共榮。

監督倡議:
出席 15 場諮詢會議,將開放協作的精神帶進公部門
OCF 是開放國會的民間召集人之一,更擔任 3 個政府部會的開放資料諮詢委員、2 部會的開放政府民間委員。我們藉此協助政府建立開放協作的文化,督促公部門落實開放政府與數位人權的相關措施。

國際串聯:
參與 21 場國際會議,連結臺灣與國際趨勢
OCF 連結國內開源社群與公民團體,將臺灣的數位人權、開放政府與開放原始碼的近況帶到國際會議,建立臺灣與國際社群的合作網絡。OCF 擔任「亞太平洋數位人權大會」(DRAPAC 2023)執行委員,標誌著臺灣參與國際數位人權議題的大躍進。

開源推廣:
舉辦 13 場開源文化推廣活動,引導超過 200 人接觸開源世界
OCF 與 4 位不同校系的教授合作開課,研發以桌遊「開源星手村」的趣味性包裝而成的開源推廣教材。加上 OCF 在「開源人年會」舉辦的領航與工作坊,我們共計接觸超過 200 位新人,為他們開啟開源世界的大門。
OCF 即將邁入第十年,我們會持續連結開放世界的資源,努力成為臺灣開源社群的堅實後盾,與大家一起創造蓬勃的開源生態系、一個保障數位人權與網路自由的公民社會。


眼尖的支持者應該早已發現,OCF 的 logo 現在更新了。我們在重新設計品牌標誌時,將開放文化基金會的核心價值和使命融入視覺元素及色彩,展現 OCF 在開放科技和跨界合作方面的能量,以因應數位時代的各項挑戰,並促進數位社會的健全發展。
新版品牌標誌以開放文化基金會的品牌標語 —— "Co-create the digital future"(開放世界的超連結)為設計靈感。OCF 期盼推動社會發展、保護個人數位權利,並促進政府與社會的開放合作。因此,新版的品牌標誌以底線來模擬數位編碼介面中的畫面,透過標誌呈現這些面向,使其成為對組織使命的直接體現,而不僅僅是一個視覺符號,同時也體現了其致力於連結數位世界的使命。









為貫徹建立數位公民社會和應對數位時代各種威脅的使命,OCF 致力於推動數位領域的開放與共享。具體而言,我們倡導開放原始碼的理念,透過公開協作的方式使科技的開發與應用都能納入多元、涵融的聲音。同時,也致力於實現資料的開放共享與互通性,以及運用數位科技推動更公開透明的數位治理。

在 OCF 邁入第十年之際,我們回顧過往累積的經驗,集結開源社群關注的議題、公民團體強化數位安全的需求,以及打開政府協力大門的期望,擬定了 OCF 未來 5-10 年的倡議方針,且即將在 2024 年推出「開放科技白皮書」,清楚闡述開源文化從科技、資料到政治參與的演變,為開源文化的普及奠定基礎。這些倡議方針,將透過社群支援、人才培訓、知識分享、監督倡議、國際串聯與開源推廣等六大行動策略逐步實踐。
OCF 持續努力推動以下五大核心領域,期許透過這些成果,激發群眾參與,共同構築一個開放、共融與創新的數位公民社會。我們相信這些努力,能幫助社會應對數位時代的種種挑戰,建立更公正與永續的未來。

以建立貢獻與回饋的正向循環為目標,OCF 積極向政府、企業、社群和公民個人推廣開源的價值,以期促成「貢獻者付出、取用者回饋」的正向循環。
為了落實不重造輪子,也讓使用納稅錢建立的政府網站、數位服務能真正為人民所知、所用,OCF 與「數位發展部」(簡稱數位部)合作研究,蒐集國際英、美、德案例、彙整國內產官學界與執行者意見,試圖提出政府採購規範裡落實 Public Money, Public Code 的方針性建議;於 2022 年起也與數位部、智新資通股份有限公司、來自開源社群的譯者合作,翻譯 7 個泛用性高的國際開源專案以降低本土使用門檻。
為了解決企業不熟悉開源授權與管理的問題,OCF 將 Linux 基金會推出的 ISO/IEC 5230 與 ISO/IEC 18974 兩套國際標準推廣給臺灣企業,以建立可信任的開源軟體供應鏈。
此外,OCF 獎助開源貢獻者到海外交流,並與社群合作輔導實習生,期望透過人才育成來促進社群蓬勃發展。我們也發展出一套寓教於樂的開源文化推廣教材,引導更多非科技領域的新手投入開源生態系。


開源文化裡的開放協作,與開放政府訴求的透明、參與、課責及涵融等要素相互呼應,也符合 OCF 以開放科技推動公私協力、建立公民參與公共議題討論管道的目標。
從臺灣在 2020 年按照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(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, OGP)撰寫開放政府與開放國會兩套行動方案以來,OCF 便持續關注相關進展,不僅派員出任行政院「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」民間委員,也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提供出訪 OGP 峰會的相關建議。此外,OCF 也以組織名義出任「開放國會國家行動方案」的民間召集委員,促進立法院與民間對話及合作。

在國會方面,自 2021 年在各黨團支持下通過「開放國會國家行動方案」後,OCF 欣見立法院文官逐漸養成公開文件、開放與民間協作的習慣,為開放國會奠定良好的基礎。該如何踏出開放國會的下一步?OCF 與其他民間委員成功爭取到在 OGP 峰會舉辦周邊活動的機會,藉國際交流的機會,探討提升立委實際參與率,並藉國際關注爭取我國政府、立法院與民間對開放文化的重視。


深信開放價值的 OCF,也在推廣開放政府資料方面不遺餘力。除了倡議建置周全的開放資料政策以利跨機關與民間使用,OCF 也呼籲政府應加強隱私保護與救濟措施,才能安全並合理地開放資料,真正發揮造福公民的效益。

為實現這一目標,OCF 擔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、國防部、衛生福利部的開放資料諮詢委員,並主動參與立法院的開放資料諮詢會議,以民間團體與開放資料專家的角度提供各政府機關改善建議。OCF 也在「數據公益運作指引草案」協作會議及立法院衛福委員會的「數位醫療發展條例草案」公聽會,表達捍衛民眾的個資自主權與隱私保護的立場。
OCF 持續將開源社群的聲音帶入政府機關的諮詢會議,期望在推動開放資料的同時,能透過向政府倡議,對我國的資料治理政策發揮影響力,以守護人民取得資料、個資自主與隱私保護等基本權利。


OCF 聚焦於提升企業數位人權責任、強化公民社會的數位防禦能力,以及推動國際間的數位人權合作。
為促使企業改善政策透明度,OCF 率先導入國際標準,研究 20 間具代表性的臺灣業者在隱私保護、公司治理與言論自由方面的表現。該份報告囊括人力銀行、社群媒體、電商與電信公司等產業類別。我們積極在國內外推廣成果與介紹企業數位人權的概念。最終促使 4 家企業與 OCF 討論數位人權相關的公司政策,更有 2 家企業著手修改條款。

為協助公民社會抵禦數位攻擊,OCF 開發給公民團體的教材、數位轉型的課綱、舉辦 5 堂專為公民團體設計的培訓課程,並媒合科技社群瞭解公民團體的資安需求,以確保充足的技術支援。
此外,OCF 與近 70 個國際團體合作,累計舉辦超過 27 場演講/論壇,探討疫情期間的個資保護、數位威權主義的興起和網路自由等議題,致力於將臺灣在數位人權領域的經驗與成果分享給國際社群,增進國際合作與交流。


以提高公眾對數位隱私的意識,並推動政府和企業關注網路自由相關議題為目標,OCF 延續自 2019 年 9 月起每月舉辦網路自由小聚的習慣,建立一個讓關注監控與隱私、不實資訊擴散、網路平台的資料管理責任等議題的同好者,可以自在討論的空間。2024 年更透過將共筆記錄轉化為短影片的方式,將每次僅能容納 20-30 人討論的聚會擴散給更多人瞭解。

藉由在臺灣網路治理論壇擔任 3 場次的與談人,OCF 與開源社群將個資保護、數位安全等議題帶給專家學者、政府機關與企業代表。此外,身為 OONI(Open Observatory of Network Interference)的社群夥伴,OCF 主動分享臺灣觀測資料的階段成果,發覺資料範圍不廣,因而難以反映臺灣的網路樣態。未來 OCF 將與 Taiwan Network Operators' Group 社群合作,協助完善臺灣的 OONI 安裝與觀測結果。







各位支持者的陪伴、開源社群的合作與照顧,是讓 OCF 克服推動開放文化之路上各種挑戰的動力。2023 年,OCF 努力連結開放世界的各個角落——科技社群與公民團體、政府與公民社會、國內與國際社群——因為我們相信,比起一個組織孤軍奮戰,一群人攜手前行能走得更久、看得更遠。開放、協作、共享,讓我們能建立更永續與具備韌性的數位社會。
董事群:Bobchao、Clkao、Honki、KC、Pofeng
顧問:Consultants:Dongpo Deng, irvinfly, Isabel Hou, Kaia, Lucien, Miaoski
員工:Amos、Anima、BQ、Claire、Jin、Joshua、Rock、Singing、Toomore、Weichen、Wenny、William、Yanyiyi、小ㄐ、阿欣、葉子、盈萱、愛馬
校友:Huangfu、Lulu
實習夥伴:麗雅、子杰、宥岑、軒睿、Verena、Howard、楷祐、承昊、冠翰、柏竣、峻誠、懋軒、Dennis、宜萍、沁柔
以及所有熱情志工們!

OCF 十年:開源祭
為慶祝開放文化基金會成立十週年,我們將於 2024 年 9 月 14 日舉辦「開源祭」。我們誠摯地邀請所有支持者以及社群夥伴們,一同回顧過臺灣開源社群的發展歷程、展望開源技術的多元應用與發展。
來年還請各位繼續支持,與 OCF 度過第一個十年!
*開源祭:開放文化基金會十週年特別活動
*活動日期|2024/9/14
*活動地點|Pipe Live Music + 公館水岸廣場
*活動資訊|10years.ocf.tw

追蹤 OCF,活動不會錯過!
訂閱 EDM,開源資訊不漏接
每月 300 元,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
現在就捐款